1969-1970 - 波塞冬的“泡泡”
澳大利亚矿业股的股市泡沫。此次事件的起因是围绕波塞冬公司 (Poseidon) 股票的猜测,该公司于 1969 年 9 月发现了一处重要的镍矿床,而当时镍金属供应短缺。矿业股在 1970 年 1 月达到顶峰,随后立即暴跌。此外,,其成本已经下降。此外,该矿床的镍矿品质低于最初预期,开采成本较高。
1986-1991年——日本资产价格泡沫
日本经济泡沫的特点是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价格多次上涨。当时金融监管缺失,流动性过高,货币政策宽松。所有这些都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物价上涨前景的乐观情绪,并引发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大规模投机。日经225指数在1983年至1989年间 南非电话号码库 从7,500点上涨至38,900点,7年间上涨了500%。 “泡沫”逐渐破灭的时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持续了十多年,股市在2003年触底,但尽管采取了刺激措施,还是跌到了7000点的新低。 2009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这一数字有所下降。
1995-2001年——互联网泡沫
“泡沫”形成于20世纪末,是由于互联网公司股价上涨,大量新互联网公司涌现,老牌公司转向互联网业务。 1996年至2000年间,纳斯达克指数从1,000点跃升至5,132点。许多金融专家早已预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但新的商业理念却被证明不可行,数百家公司被迫承认财务破产,导致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下跌,进而导致服务器计算机价格暴跌。
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原因之一是对互联网公司的资产和前景的估值不正确,导致投资者对这些公司的估值过高。